近年来,"框架 "这个流行语在新闻和公共关系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。框架 "一词指的是我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在大脑中形成的认知解释框架:这意味着,在每一次交流中,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都会被处理,这些知识结构会将所说的或所看到的与我们的经验联系起来。通过语言激活这些解释框架的频率越高,其效果就越强、越持久。简单地说,这意味着每一条语言信息都与某些联想相关联,没有人能摆脱这些联想。例如,如果你听到或读到 "洪水难民 "这个词,就会不可避免地联想到自然灾害--以及与这种灾害相关的所有思维联想。因此,框架可以被视为一种内部地图,我们的经验、想法和偏见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和嵌入语言信息。
因此,框架可以进行评估和解释。因此,语言从来都不是中立的。对于新闻和公共关系工作来说,框架意味着你自己的出版物,无论是主页文字、通讯、新闻稿还是类似的东西,都应该经常检查,看看所使用的表述、名称或图像会引起什么联想。毕竟,框架不仅影响口头或书面文字,也影响照片和视频。它们就像视觉语言信息一样被迅速嵌入,而且通常是无意识的。
框架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,即使某些语境在语言上被否定,框架也能确保它们被放在一起思考。例如,如果你在撰写新闻稿时直面对难民的偏见,并重复这些偏见,那么你仍然在使用相应的框架。如果您写的是 "我们的经验表明,难民来德国并不是因为社会福利",那么这种框架就会使 "难民 "和 "社会福利 "之间的联系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。因此,在自己的出版物、新闻和公关工作中使用积极的、尊重他人的语言,不利用他人的成见和偏见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定格意味着新闻和公共关系工作应考虑以下建议:
更多链接和文献提示
Wehling, Elisabeth: "Political framing.一个国家如何自说自话--并以此为政治",科隆,2016 年
re:publica 2017 - 伊丽莎白-韦林:语言形象的力量